ThinkBook 14+ 2024 体验:主流轻薄本的舍与得

配置为 Ultra 7 核显版,BIOS:NJCN26WW

一笔带过的开箱

想看开箱建议直接去看开箱视频,B 站一搜一大把的。包装比较简陋,就是一个盒子装着一个笔记本,中间填上一些泡沫塑料而已。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 C 面凸起问题。看起来确实是个普遍问题,但是我的机器是 3 月 15 号生产,用尺子比着还算比较微弱。但仍然建议检查一下,毕竟发货日期看起来比较随机。

C 面并无明显凸起
C 面并无明显凸起

另外,该机器附带的 Windows 版本仍然能够通过 oobe\bypassnro 跳过联网验证。

不会犯错的外观

主流轻薄本的全(hou)能(zhong)趋势显然已经不可阻挡了。毕竟小尺寸高性能轻薄本确实难做,或许是为了塞下独显,正好趁着换模具的当口,联想选择了直接扩大尺寸。所以正如你看到的,ThinkBook 14+ 2024 是一台 14.5 寸轻薄本。

外观还是老样子,ThinkBook 几百年一脉相承的外观,百看不厌的拼色 A 面。A/C/D 面使用金属材质,目测是冲压成型,表面喷砂。边缘做了倒角,但我个人还是挺喜欢 Mac 割手的凌厉感觉的()。屏幕部分的外框并不是全金属覆盖,而是B面的塑料和A面的金属拼接,略有点失望,但毕竟主流价位轻薄本不能要求太多。

另外还有一些小小的降低品质感的地方,比如 C 壳高出 D 壳的高度不一致,比如转轴两侧的缝隙不一样大,比如机身刚性略显不足,比如转轴手感和稳定性都一般,还有冲压的精致度不及 CNC(怀念牢米),等等。总的来说,个人认为这个质感适合 5000 块钱的锐龙版,撑不起 7000 块钱,更别提接近万元的顶配版了。

一起拉的性能和调校

联想做极限性能释放,你还有什么疑问么?这台机子的独显版整机性能释放达 95W,实际散热能力 100W 左右(但因为不稳定,被联想砍了一刀),核显版的散热能力,理论上自然也不在话下。垫起机身,性能模式下,CPU 单烤 75W 左右,Cinebench R23 多核一轮 16120 分,连跑十分钟 15784 分,结束时键盘面仅温热,个人感觉三十五六度的样子。Geekbench 6 单核 2269,多核 13150(链接)。

Cinebench R23 跑分
Cinebench R23 跑分

对于一台 2024 年给到 75W 的中高端 CPU 来说,这个成绩不甚理想,因为 Ultra 7 155H 仅有 16 核心 22 线程,即 6P+8E+2L。真到拼性能的时候,十个连超线程都没有的小规模核心根本没有什么实力,主要还是靠 6 个性能核心。更别提大小核调度了,万一线程放置出了什么问题,性能又要打折扣了。这是 Intel 其一大罪。2020 年的 Ryzen 7 4800H 仅需 65W,R23 多核就能跑到 9000 分,极限性能四年没有翻倍,我还是蛮失望的。

更让人失望的是,15W 下其 Cinebench R23 多核得分仅有 5251 分,甚至不及同功耗下 4800H 的 6360 分。为什么我会突然测起 15W 呢?因为触发了一个奇怪的 bug,即使在极客模式下 CPU 功耗也被限制在 15W,所以某种程度上得感谢 Intel 或者联想自揭老底,没有这个 bug 我还不知道低功耗下分数这么低。

实际工作负载下,这颗 CPU 的表现(搭配软件)依然不尽如人意。进行一些高负载(如 WSL2 下的 ns-3 仿真)工作的时候,负载都会调度到 P-Core 上,这当然很好;但是这些 P-Core 非常热(如下图)。我用了四年的 Zen 2 都没有这么热,Intel 搞的什么飞机?

高负载温度
高负载温度

而即使是没那么高负载的工作,比如 Steam 挂机下载时,或许是该任务被分配到了两个 P-Core 上,导致这两个核心的平均频率高达恐怖的 4.5GHz,平均温度也达到了 75 度(高于其他 P-Core 十度以上),最高温度甚至达到了 104 度,造成了风扇转速急速拉高。而仅两个核心产生的热量很快就被大开的风扇带走,于是核心的温度又降了下来。此时负载并没有走而风扇却停了,便周而复始,若隐若现的噪音非常令人烦躁。起码在我的认知中,Steam 下载造成的风扇转速不应被人听到。

真特么扯淡,我的评价是不如 AMD。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只要把电源模式调成智能模式,虽然仍然经常有核心跑高频,但是噪音和高温便神奇地几乎消失了。但智能模式也不完全智能,平常频率就龟缩在 2GHz,比如跑游戏的时候性能明显不足,还是要手动调到性能模式。

硬盘是一块海力士 HFS001TEJ4X112N,1TB PCIe 4.0 SSD,说真的我觉得 4.0 和 3.0 体验上真的很可能没有太大区别,我甚至真的加了一块 Gen 3 的 SSD(虽然插槽支持 Gen 5)。跑分见图。

CrystalDiskMark 跑分
CrystalDiskMark 跑分

7467MT/s(3733MHz)的高频内存对于核显本是一个大优点,但作为一个常开 WSL2 的人,32GB 的内存基本也就满足日常使用。不知道为什么,Intel 的这个核显会占用巨多的内存,而且显存分配上限为 16GB,在我写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吃掉 4.9GB 了,而我并没有开什么游戏,游戏时核显甚至能吃掉 7GB 内存。不知道 16GB 的版本会不会也这样,如果是的话那早该标配 24GB 了。内存跑分见下图(开了 Hyper-V),但这 140ns 多的内存延迟是跟 AnandTech 的结果 基本相仿的,LPDDR5 7467MT/s 也不能成为充足的理由,这延迟真是节节高呀。

内存跑分

无线网卡为 AX211,有线网卡也是少见的 Intel 卡,为 1GbE 的 I219-V。虽然 1000Base-T 的规格考虑未来几年确实有点落后了,但作为一个轻薄本,带有线网口已经不错了不是吗。

因为自己有显卡坞,所以核显游戏只试了试原神和星穹铁道。我认为这样的核显性能已经足够应付出行时的轻度游戏需求了,但随时想打 3A 大作自然是不可能的。

  • 原神:2K 分辨率、最高画质、开启 FSR2、1.0 倍渲染,平均 30 帧上下,也就将将能玩。整机功耗 70W 左右。原生(3K)分辨率,在中画质下,也差不多平均 30 帧。
  • 星穹铁道:2K 分辨率、高画质、渲染 1.4 倍,黄金的时刻跑图 20-30 帧,战斗 30-40 帧。整机功耗 65W 左右。

另外限于刚刚提到的 bug,15W 下游戏直接卡出翔,日常使用还能忍一忍,游戏完全没法玩。

不能被量化的外设体验

此处的外设主要包含键盘、触控板、摄像头等;而“不能被量化”,指的是并不能像核显单元数量、CPU 性能释放等参数一样可以横向比较,毕竟手感之类的东西,也是玄学嘛。

压感触控板是一种整块都可以识别按压手势,并通过振动马达模拟按下手感的触控板,也是我选择这个本的最大理由之一。作为一个 MacBook Pro 用户,不得不承认我的手已经被苹果的触控板惯坏了,手势灵活,触感舒适,指哪打哪,效率极高。之后有一次机缘巧合试过小米笔记本 Pro 14 的压感触控板后,也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就有一种“这才是触控板该有的样子”的感觉。

触控板,对比 MacBook Pro 13(左)
触控板,对比 MacBook Pro 13(左)

但是同为压感触控板,当我摸到 ThinkBook 14+ 的压感触控板后却略显失望。好消息是它当然碾压非压感触控板,毕竟点按还要抬起来实在太不方便了;它的尺寸也够大,甚至大于 MacBook Pro 13,不会很轻易滑到边缘。但是坏消息是它的手感是弱于前两者的。如果将 MacBook Pro 13 的触控板体验设为标杆,纯硬件来说,小米笔记本 Pro 14 只是振动马达略显松散,保留了 Mac 的绝大部分体验;华为 MateBook X Pro 则是。而 ThinkBook 14+ 除了按压震感松散之外,触发力度不可调且较大,需要略用力按下,用起来会累一些;磨砂质感也很奇怪,有点过于细了,甚至手感有点趋近于光面玻璃,在有手汗的情况下也不够顺畅。防误触并不完全安逸,仍然有些时候手掌碰到触控板,鼠标会移动……当然我还要重申,它的体验依然远远好于非压感触控板,只是我个人对压感触控板的期望值过高了。

如果算上软件,坦白说差距已经不如我想象中大了。Windows Precision 驱动帮了大忙,但是该卡的地方还是卡,手势远远做不到 macOS 那样跟手。当然这个是微软全责,而且是作为 Windows 用户完全不可避免的。差距最大的是重按手势,macOS 中搭配方便的全局系统字典,非常好用;在 Windows 下则根本没有这一回事。

键盘手感相比我的 20 款拯救者再上一层楼,声音大幅降低,键程仍然处于舒适水准,但手感略软了一点。键盘布局也充分体现了设计者的善意,方向键接近全高,两边伴有 PgUp 和 PgDn,属于是一个拼音输入法使用者才能做出的功能了。在自动模式下,键盘背光的开关也会参考亮度传感器的数值了,在环境够亮的时候不会打开背光。整块键盘唯一明显让我不满的地方,是微软强推的 Copilot 键。这台电脑好巧不巧,赶上了微软强推 Copilot 键,却没赶上微软放松要求,于是成为了……光荣的牺牲品。幸亏 PowerToys 可以将其重映射为右 Ctrl,拯救了我这个「Ctrl+Enter 发送」党。

摄像头,画质我不关心,但 Windows 内置了一个背景模糊的功能,效果还行。虽然有用于 Windows Hello 的红外摄像头,但是识别速度并不够快,开盖后仍需 3-5 秒才能进桌面,有时候还要卡一下。

指纹识别速度也不咋快的样子,与手机的电容/近两年的屏下指纹相比有差距。而且可能是副作用,电源键也似乎按不下去了。

扬声器,不要抱太大期望,个人感觉音量大一点的时候就容易失真,对音质有要求的还是外接吧。

软件,唉,微软

在我从开箱到激活的这段时间里,电脑里出现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我不希望存在的软件:

  • 联想电脑管家
  • 联想应用商店
  • OfficePLUS
  • 微软电脑管家
  • Intel Unison

联想百应看起来算是控制台+售后服务一类的软件,但是整整 22 个选项全收在电脑管家-智能设置-更多设置里,点进去还有四个 tab 分别容纳这些选项。联想可能是觉得调整性能模式是不常用的功能?但不管怎么说,有色域选择、触控板手势,甚至感知人脸自动锁定,都是锦上添花的功能。

还有一个有意思的自带应用是联想智会,这玩意自带了一个人走开还能保持显示画面的功能……产品鬼才。

“暂时离开”
“暂时离开”

Windows 越来越像一坨屎了,这是绝大部分非 Mac 用户不得不吃下去的一坨屎,恭喜微软在比烂大赛中赢得第一名。

14999 元机同款的屏幕

这 14999 块钱的笔记本,还真存在,不过毕竟是高贵的 ThinkPad 还是独显本,虽然疑似国内团队作品,但价格上也免不了品牌 buff。250 PPI 的屏幕以微弱优势领先 MacBook Pro 13,毫无疑问属于 Retina 水准。Windows 下默认缩放 200%,即使在 HiDPI debuff 之下,除了完全没优化的软件以外,精细度基本无可挑剔。

实际 430nits 的亮度还算可以,相比果子那确实差了不少,但在 Windows 阵营也算不上差。有自动亮度传感器,调得也还行,不比 Mac 差。

本人没有色准写轮眼,粗看一眼水平还行,但前提是开启了 Windows 设置里的自动色彩管理功能。值得注意的是 Windows 默认刷新率也为 60Hz,这两个设置藏在一起,比较深,很容易被忽略。

没有玻璃覆盖的雾面屏,虽然乍一看确实质感不咋地,但是考虑到不少镜面玻璃覆盖屏幕的旗舰级轻薄本都并没有比肩 Mac 的抗反射涂层,那确实还不如没有,可以理解。实际也确实如此,这个机器的屏幕平常使用基本不会有太多反光,当然你要是阳光直射那 Mac 也没办法。

标杆级拓展性与拆机

嘿,你说这,ThinkBook 可就不困了啊,3 个 USB-A(1 个隐藏式,2.0 速率)、2 个 USB-C(一个支持充电、10Gbps,另一个为雷电 4)、TGX 接口(官方从未说过这个是 OCuLink,但确实兼容)、HDMI、micro-SD 读卡器(可惜不是标准 SD 卡)、千兆伸缩式网口,基本不会焦虑了。但可惜的是 USB-C 都在左边。USB-A 接口比较紧,插拔需要一点力气;隐藏式接口如果插进了鼠标接收器,就有点难拔出来了,务必注意。

支持充电的 USB-C 同样也支持显示器一线连,充电、视频传输和基本的 USB Hub 工作均正常。但考虑到 BIOS 的性能释放策略较为简陋,个人建议将一线连的显示器插到雷电 4 上,然后单独插原装充电器用于供电;具体性能释放数据见下节。

这次还是我第一次拆轻薄本。拧松两边的六颗螺丝(取不下来,好评),用吸盘吸住背面右下角并抬起来,就可以从右下角划开卡扣、拆下后盖了。

拆机
拆机

看起来所谓的内吹散热,就是在风扇侧边开了个口,同时用自然风直接给主板散热。提升幅度暂且不论,但 D 壳确实凉快了不少。也不得不说在 14.5 寸的机器里同时塞下独显、大电池、双 2280 硬盘位,网卡也不叠叠乐,即使内存焊死,也足以看出主板设计的水平和产品经理的诚意了。

不过仔细观察大概也能猜出接口排布的原因:雷电 4 和 TGX 之类的高速的接口都在左边,因为右侧那块就是主板的一部分;而低速接口就放在主板左侧的小板上,仔细观察它们是通过排线相连的。采用 1Gbps 而非 2.5Gbps 网口可能也是这个考量。不得不感叹 ThinkBook X 在两边小板上做雷电 4 的开创性。

还算令人满意的移动体验

轻薄本嘛,首先肯定要方便带出去。但是这台 14.5 英寸、1.55kg 的“轻薄本”早已经给携带体验减了不少分。

但 1.55kg 的机身也不是白加的,比如拥有了 84Wh 大电池。使用 VS Code 写毕业论文,约 2 小时耗不到一半的电,流畅度损耗并不严重。更轻度的工作下,甚至能撑 6 小时。得益于外接显示器全都是连到集显上的(包括独显版),外接时也并不会大幅提高整机功耗。对于大学生上课使用,没意外(指课表排布)的话能撑满一上午或者一下午。附送 100W 的充电器,在联想百应里还能开启快充,再苟一下午基本没问题。

离电跑分差距不大,也算是圆了 Intel 的饼,但实际操作明显不如电源接通时顺畅,如 NTQQ 切换群聊有明显的卡顿感,猜想提频不积极。上述动作场景平均整机功耗 15W 左右,也算是一个不太离谱的数字吧。再加上一点静止场景,6-7 小时续航问题还真不大。

屏幕、键盘、触控板等方面在之前说过了,不再赘述。

随机附赠的充电器是 100W 三脚 PD,不会像两脚插(如拯救者 C135)一样金属壳摸起来酥酥麻麻,充小米 12S 差不多是正常 PD 头雨露均沾的 20W。使用非原装充电器时,性能释放如下:

  • 100W(酷态科 10 号移动电源 USB-C)/135W(联想 C135):性能释放和充电功率与官方 100W 无异
  • 90W(AOC U24P10R 反向供电)/65W(小米 AD651P)/61W(苹果 A1947):CPU PL2 约为 60W,PL1 (即持续性能释放)约为 35W
  • 联想 C135 + 3A C2C 线(无 E-marker):开机无法供电,关机可达到 60W 左右
  • 33W(ZMI HA715):无 20V 输出,不充电

使用原装 100W 充电器,30% 电量,静止下(系统总功率约 25W),电池充电速度(非充电器功率)约为 42W,使用快速充电功率约为 50W;换用拯救者 C135 充电器,快速充电开启时充电速度约为 65W,关闭时约为 55W。

结语

我对 ThinkBook 14+ 的期待是当年当代主流轻薄本的标杆,但 2024 年的 ThinkBook 并未满足我六边形战士的幻想。纸面上容易宣传的部分,比如屏幕分辨率、处理器性能释放瓦数、接口和内部扩展性等,保证了在斗蛐蛐时立于不败之地;过去一些部分高端本才有的配置,如压感触控板、红外人脸、指纹识别和一点 AI 功能,权当锦上添花;但诸如质感、噪音和温度表现,以及触控板手感,似乎都与真正的高端本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

对于一台主流价位轻薄本,我完全理解这样的取舍:在决定基础使用体验的方面优先下功夫甚至略微过度,这能够优先满足绝大部分人的需求(包括斗蛐蛐需求);逐渐下放一些甜点特性,起码换代不至于只换 CPU;同时长期保持与当代甚至上代高端轻薄本的差距,不失为一种良性循环。然而 ThinkBook 14+ Ultra 7 版本售价已经达到了 6999 元,与真正的主流价位轻薄本的价格差距,比与中高端轻薄本的价格差距还要大。毕竟去年的 Yoga Air 14S 也仅需 7999 元,实际摸起来,给人的主观感受远强于 ThinkBook 14+。或许这也是 ThinkBook 的取舍,同一套模具覆盖 5000-10000 元造成的取舍。

我认为真正拉开 ThinkBook 14+ 和其他轻薄本的差距的,是 TGX 接口,它使得核显轻薄本也有了外接强大独显的能力;以及强大的内外部扩展性,这么多接口确实同价位罕见。

我的理解是高配版 ThinkBook 14+ 的定位仍然是为性能党/参数党准备的大杯版主流轻薄本,而不是质感越级、兼顾性能的中高端轻薄本。虽然这两种选择并无对错,但许多地方仍然是上手之后才能感受到的;而这种参数领先的笔记本,宣传上无疑更讨喜。

另外还想聊一句 TB14+ 的锐龙版:如你所见 Intel 的 Meteor Lake 在 Zen 4+ 前已经毫无还手之力了,如果搭配同样的好屏幕好触控板,即使因为 PCIe 通道问题没有 TGX,锐龙版也会成为今年的轻薄本标杆。可惜这俩全都没有,那么是联想产品规划问题呢,还是 Intel 从中作梗呢? 破案了,就是 ThinkBook 产品经理觉得 AMD 用户不愿意加钱。

附录 1:Linux 支持情况

使用 Arch Linux,GNOME 46 桌面环境。如有依赖其他工具均会说明。

外设支持

触摸板开箱不可用,但可以安装第三方 DKMS 解决(或 AUR)。与 Windows 体验略有差距。

喇叭开箱不可用,需要装 sof-firmware

亮度传感器直接可用,能够自动调节屏幕亮度,但是可能不如 Windows 下省心,不如不开。

指纹可用,装个 fprintd 就行。

摄像头直接可用,Howdy 可以用,但是似乎只能用普通摄像头,红外摄像头不行。

Fn 组合键可用。

性能

安装 power-profiles-daemon 可以切换性能模式。但 Linux 本身功耗足够低,即使不手动调节,风扇也不会突然狂转。

许可证:CC BY-SA 4.0
最后更新于 2024 年 9 月 9 日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