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上了小米 12S,我找回了 “手机” 该有的乐趣

我还有的选吗?

当友人谈及为什么是小米 12S 的时候,我如是说。

前一段时间为了给小米 10 Pro 换电池,曾换上 iPhone 7 用了将近一个周。当我的手包围它小巧的机身的时候,我就知道下一部不会再是 75mm 宽的 “巨屏” 机。

所幸,2022 年对于小屏党是幸运的一年,摆在我们面前的有 iPhone 13 系列、小米 12/12S/12X、三星 S22、索尼 Xperia 5 III、魅族 18s,还有华硕的 Zenfone 9。但在排除掉火龙和不能自由解 bl 锁的机器后,结合日用体验,最后只剩下了小米 12S/X。

很快啊,我便搞到了一台 12S。在这里长话短说,它作为小屏旗舰的妥协符合我的期望。

以下体验基于的系统版本:MIUI 稳定版 13.0.7、13.0.14、13.0.16,开发版 13.0.0.1.59
对比使用的小米 10 Pro 系统版本 13.0.6.1.47,可能存在硬件老化和厂商削弱,并不能代表巅峰水平

设计

真™爽!

要说手机,首先得在手里握着舒服才叫手机;张牙舞爪的性能旗舰,虽具有持续的满血输出,但对我来说,尺寸注定了它并不是一部优秀的日常用机。而 72mm 的厚度对我来说则是正合适。

个人认为外观已经是今年的颜值担当之一了,12S 加入的白色则是锦上添花,和仿佛挖走了小米设计师的诸位友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这个归根结底还是很个人的东西。但听筒我要吹一吹,正面几乎看不到它的存在,通话质量也未因此受到影响,很神奇(好吧是我孤陋寡闻了)。

手感自不必说,小拇指就此基本解放了,打字的大拇指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够到最左边的虚拟键,裤兜也不必塞得满满当当。小屏的手感,一试便知。

做工明显比 10 Pro 更加精细,不再出现后盖与边框间有个大缝的情况,整体感更强了。但可能为了留足机身空间以做大电池,两边的弧并不是很大。

性能

日常够用,但骁龙 8 + 不是神。

在稍显保守的调教下,骁龙 8 + 终于在 一些方面 贴近了 Apple A 芯片的体验:强劲的峰值性能保证了应用打开时的速度,而其他时候不算激进,让耗电与发热保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at 国内毒瘤应用)。日常室内使用可以控制在 35-38 度,比 10 Pro 凉一点。

然而到了游戏这类需要持续输出性能的情况,体验并不尽如人意。对于崩坏 3 等负载极高的游戏,系统默认降画质运行,游戏内画质设置直接无效;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开启最高特效 + 90 帧,仍然会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烫手的温度。当然也不是说体验不如 10 Pro,毕竟更多的发热换来了肉眼可见更稳定更高的帧率。如果要控制发热,可能需要使用游戏加速 GPU 面板和游戏内画质设置同时调整。

电量管理

慢!

这个慢有两层含义:(作为一部 2022 年的 4000 元机型)充电慢,耗电也慢。

对于有线充,有概率触发匪夷所思的 40 度降功率,然后几乎全程保持 30W,直到显示 100%,实际输入还有 7W 左右。至于在总充电时间上战胜当前版本 10 Pro 的 “良方”,则是百试百灵的…… 拉涓流和 UI 充满。不过这也是符合我预期的,毕竟小屏机的散热也没法说什么。传统的改温控提高温度墙的办法仍然管用,但仅仅整体提高 2 度可能并不能很好地提升功率,徒增发热罢了。

还没完,上面只是息屏场景;而亮屏场景功率更会急剧下降,降到夸张的 5-10W。我甚至怀疑,负载稍大的情况就会完全充不进电。

目前还有个恼人的 bug 并未被修复:使用非原装(MDY-12-EF)充电套装,虽能握手高功率快充,但功率会维持在 10W 左右。即使是小米自家的充电头也不能幸免(测试过 AD651P 和紫米 33W 氮化镓,社区中还有人反映 100W 车充)。

以下是 25 度室温、AD651P 充电头、5A C2C 线使用 Scene 测量的曲线(软件测量仅供参考)。前一小段温度下降、电量增长缓慢的过程,就是触发了上面的 bug。

有线充电 bug

而无线充可能比较依赖充电座。使用 AD651P、5A C2C 线和 80W 充电座,正常握手 50W Max,表现如下:

无线充电表现

很匪夷所思对吧,还有更震惊的,那就是耗电。夜间耗电能控制在 3-5%,而在 WiFi、双卡 4G、120Hz 的室内环境下,亮屏时间能达到惊人的 8 小时——而同样 4500mAh 的 10 Pro 则稳定在 5 小时出头。在室外也能保证满电综合 7 小时左右使用——这可是长沙 40 度的室外。

屏幕

显示效果垃圾,调度更垃圾。

稍稍倾斜就发绿;不能同开高刷和全亮度 DC;低亮度下还偏色,灰色直接变成全黑——作为屏幕本身的角度,我不得不称它垃圾。

但本着又不是不能用的原则,国货能达到这个水平也还行,更何况在小尺寸的加成下清晰度相对来说也比较好了,并不需要所谓的 “1.5K”。

在系统的调度方面,有一点是完全无法忍受的:电池 40 度左右就会降亮度,42 度再降一次。而在夏季的长沙,电池 45 度是常有之事,这意味着户外基本没法看。

通讯

快、快,还是快。

不管是 GPS 搜星速度,相比 10 Pro 都有了很大的改善。可能是已经缓存了卫星,打开测试软件后能立即搜到 20 颗以上的卫星。虽 “搜到” 的卫星不能直接连上,但也比之前好了不少。

在个别地方,4G 史无前例地跑到了 200Mbps,我还是很震惊的;之前在 10 Pro 上只测到过 140Mbps(我也觉得很怪)。其他通信的发热也有所改善,双卡 5G + 热点场景并不会带来显著的发热。信号只能说略好,但出电梯切 4G/5G 的速度快了很多。

值得提一句的是,12/12S 都使用了无线充电和 NFC 二合一的线圈,这意味着刷卡刷的是机身中部…… 和 K20 Pro 一样。

系统

MIUI 不用多说了吧。需要注意的就是 8G 杀后台比较猖獗,还是选购大内存版本比较好。

不过我将游戏表现放到这里,主要是因为游戏性能是被 MIUI 限制的……

《王者荣耀》训练场的表现如图,60 帧很稳…… 即使画质拉满,GPU 面板也一番调节,也给你锁 60。平均 3W 的功耗倒是还算有点惊喜。

王者荣耀

如果说《王者荣耀》的表现其实还算可以接受,只有画质党才会难受,那么《崩坏 3》的表现就难以接受了。场景是后崩坏书,间歇锁 40 帧,持续锁 50 帧,这能玩么……

崩坏 3

还好我不是重度游戏玩家,但我觉得这点会劝退很多人。

影像

还算能看,也就能看。

正经长焦当然是没有的,只能拿主摄强行拉到 10 倍凑合凑合这样子。

超广角也只是属于看一眼好像还行的水平,经不起细推敲。

主摄还算令人满意,起码走了点心去调。徕卡经典的发色风格在大部分时候还是有股德味的,但少数时候有些奇怪,整体调色偏蓝偏黑,动态范围也不足。硬要说解析力的话这颗默认 12.5MP 的 sensor 也并不占优势,只能说日常够用吧。

12S 徕卡经典

12S 徕卡生动

10 Pro 自动模式

上图分别是徕卡经典样张和徕卡生动样张,以及作为对照的小米 10 Pro 样张,均为全自动模式。10 Pro 不知道犯了什么毛病,颜色寡淡整体发暗,非常的性冷淡。

接下来是一组主摄夜景对比。

小米 12S 徕卡经典

小米 12S 徕卡生动

小米 10 Pro 自动模式

同上,还是全自动(好吧,不用夜景模式确实不公平了)。

这时细节相比小米 10 Pro 有了较大的提升。而徕卡经典和生动对暗部的处理有一定不同,前者 “不那么” 注重压高光提亮暗部,这就导致楼房暗部一片黑,灯牌则一片白,甚至有故意增强亮暗对比的效果;而后者对高光和暗部的处理堪称暴力,亮的压下来,暗的提上去,一点也不含糊。

个人认为此处徕卡经典的处理是适得其反的,给人画面很 “脏” 的观感。也是在这个时候我意识到,还是 “数码味” 比较适合我。

还是徕卡生动

其他

振动是真的弱,也没那么脆,但仍然保留了 MIUI 舒适的自然触感 feature。很喜欢哒哒哒的不建议购买。

外放也是真的拉,但起码有个双扬在,算不上不能听。《渡口》的表现远差于小米 10 Pro 的顶级外放,蔡琴的声音有种塑料感,乐器也没有那么强的层次感。声音大小还行。


那既然它有这么多缺点,我又如何称它为一部找回了乐趣的手机呢?

在成天吵着要旗舰 SoC、最快的内存和闪存、超高速快充,以及超大底多主摄的参数党之外,还有更多的一群人,并不那么关心参数,也不想要厚砖机,他们想要的只是一部日常用起来趁手的机器,而小米 12S 则能够很好地满足这部分人的需求。当然其实这样子也是不太能满足我的需求的(尤其影像部分),但奈何我实在是太爱小屏机了,大大小小的取舍也就成了不得已的选择。但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和我需求一样,所以各位会看到一个主观倾向如此强烈的标题,但似乎正文中的情感倾向并没有那么大。

说人话,那就是满足以下越多条件,就越适合小米 12S:

  • 需要小一点的机身尺寸(主要是宽度)
  • 需要高一些的性能(否则建议 12X)但又 不需要 持续输出
  • 需要大体观感还可以的照片但不要求太强的细节或是变焦
  • 需要一个较好的本地化系统(MIUI 现在用起来可舒服了)
  • 需要且 仅需要 一块过得去的屏幕(或者有国产情结)
  • 需要比三星快点就行的充电,以及较好的续航和无线充

其中如果你非小屏不买,即使这部手机不降价,也是非常好的选择。

小米为它起了 “mayfly”(蜉蝣)这个机型代号,只能希望这一台少见的均衡小屏旗舰,不会真的像蜉蝣一般短命吧。

许可证:CC BY-SA 4.0
最后更新于 2023 年 6 月 12 日 2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