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 15:「锐利」当道的「圆滑」异类

往常吊打友商的发布会逐渐换了方向,一打眼的参数拉个表也不见得有优势;一次次系统优化的说辞已经变成“狼来了”,金凡苦口婆心的演讲仍然打动不了网友。当最能直接刺激神经的参数斗蛐蛐逐渐落于下风,小米更加「圆滑」的新一代冲高作品,又会交出怎样的答卷?

虽然零售铺开前大家还都将信将疑,但架不住碎屏险很香啊。大家都说小米旗舰不能冲首发,但这次我却偏要直接全款预订。毕竟不冲首发也要买碎屏险,How could it possibly go wrong?

配置:小米 15 浅草绿,16GB RAM,512GB ROM。 如未提及,所有体验均基于首发前后的系统版本。

CMF(色材工艺)

首先还是要说,做工保持了一些小米的“优良传统”。我这台绿色的音量键的公差很大,而朋友一起提的机器则好很多;某些展示机的扬声器孔排列并不与底边平行,而镜头模组四周的塑料包边和玻璃盖板之间也有一些间隙,容易藏污纳垢。抛开这些小问题不谈,小米 15 的外观虽然只是在前代的基础上小修小补(据称可以套上 14 的手机壳),但对手感却是大提升。

手机背面
手机背面。在较亮的光线下,并没有那么绿

在机身的背面,边框向内弯曲,制造了一定的弧度,免除了许多直边手机,比如 iPhone 13 mini,的割手感问题。后盖玻璃和边框之间也并未出现明显的高度差与缝隙,在这一点上保持了做工的水准。相机模组周围去掉了一圈无意义的巴黎饰钉,你看还是不要跟着华为亦步亦趋的好。

正面的四边等宽极窄黑边对观感非常加分,至于有没有影响信号,这个之后再去探讨;但我觉得已经影响耐摔了,因为文章还没写完,朋友的首发机内屏已经摔坏了,外屏却毫发无损。不过为了视觉上黑边尽量窄,边框并没有像背面那样明显地向内弯。充电口依然没有注塑,有线充用得多的话难免有磨损。

机身厚度还算可以接受,镜头模组的凸起比 12S 高很多;重量分配尚可,不会明显的头重脚轻,但如果习惯单手握持时托住底部,仍然会感觉到向前倾。

当然手感仍然是一个难以量化的东西,如果有兴趣建议直接去店里摸。我相信它会是直角边框的直屏机中,手感最好的之一;但即使如此,与 12S 等更小弧度更大的机型相比,仍然存在着天堑。

性能

传说一人名唤 Nuvia,窃爱剖思力空之灵魂而降下凡间。高通观其材,以为重任。乃作 Oryon,……编不下去了。早在 Nuvia 团队在高通的第一个作品,搭载 Oryon 核心的骁龙 X Elite 发布时,许多媒体就曾提到,其微架构与苹果 M 系列有许多相似之处。只是骁龙 X 系列的笔记本价格都降不下来,Windows 又祖传拖后腿,导致掩盖了 Oryon 的光芒。这次我可以非常肯定地说,8 Elite 没翻车。

Geekbench 6 CPU 常温跑分 2902/8982(链接),6℃ 冰箱跑分 3068/9527(链接);3DMark Wild Life Stress Test 稳定性 73.4%,Wild Life Extreme 得分 5719(约为 RTX 4060 Ti 的 23%)。

HyperOS 2

常言道,金凡一年闭关一次,一次闭关一年,老实说去年出关后还是带来一些明显的体验提升,可惜后面支棱不起来了。看起来目前的剧情走向也差不多,称不上不好,至于后面拉不拉,要等半年多后才有答案。

传统体验

并不像前两年首发只能买到半成品,新机更新首日包后据我体验问题不大。还是有些米味 bug,但称一句丝滑还是 OK 的。

新版本系统优化最大的还是跟手感,包括滑动阻尼感和点按的响应速度等方面。桌面上下了大功夫,基本上是指哪打哪,甚至还有点不习惯;而这样的跟手感很可能真的归功于系统自身的优化,因为这样的跟手感是我在以前小米高性能机型上从未体验到的。桌面还添加了大量的模糊效果,据某些媒体的说法,可能是用了之前下拉通知栏同款的模糊效果,所以性能开销没有那么大。应用加载速度也有提升了,个人观察使用了非常激进的预加载。还好砍掉了坑人 8GB 内存版,不然不得不区别对待又要有人闹了。

如何测量“跟手感”呢?就比如从桌面启动应用,可以用另一台手机的慢动作拍摄,测量从点按到出动画所需的时间。相机作为传统重量级杀后台项目,小米 12S 用了 0.15s 出现点按特效,又用了 0.21s 出现缩放动画,而小米 15 整个过程仅用了 0.06s;国民 3A 大作淘宝,小米 12S 用时 0.25s,小米 15 用时 0.05s。当然两台手机平台不同,相机 app 也不完全一样,主要图一乐,但顿一下的感觉确实没有了。

高德地图、淘宝、美团等国产 3A 大作的流畅度偶有掉帧,但称得上流畅,不过每个高性能机型刚发售的时候也都是这种感觉,这个仍然需要时间检验。在淘宝等 app 上似乎有一个比较鸡贼的策略,那就是提高阻尼感,降低滑动速度,这样同样的手势,内容的滚动速度就会更慢。但这个没有量化,图一乐。

去年为了一个最小系统占用的 flag,“瘦身”了一连串功能,包括我十分需要的日历 iCloud 登录;今年终于拨乱反正,克制地给系统应用加一些功能。不过更多的系统应用没啥变化,该割裂的还是割裂,感觉重点全放在基础界面上了。顺便一提,小米 15 官方完整包的大小超过了 7GB,这也可能是内置了诸如语音转录之类模型的原因。

比如应用详情页面也算是拨乱反正,之前电量消耗和省电策略、流量消耗和联网控制分开我就忍了,“权限管理”“应用管理措施”都分成两个,就真的不能理解了。这次一合并就简单多了。

合并前后的应用信息页
合并前后的应用信息页

由“屏幕时间管理”升级来的新版“健康使用手机”功能并不是简单的改名,而是加入了健康用眼检测,依赖的可能也是类似于注视感知的东西。它会识别你的动作,如距离过近、长时间用眼、躺卧用眼等,并给出提示,以及统计不健康用眼的时间。由于一般使用时都是直盯手机,这个比注视 AOD 要灵敏不少。然而 禅定 专注模式的入口不知道被藏到哪里去了,只能搜索找到。

小插曲还是有一个的。在等待解 BL 锁的 72 小时内,我登录了 Google 账户,下了些软件;而到解锁清除数据后,突然发现死活设置不了锁屏密码。一查才发现,在 Android 15 下,恢复出厂后需要重新登陆 Google 账户才能设置锁屏密码,而国行机器由于你懂的原因并没有这一步明确提示。

AI

许多 AI 功能已经在新系统上得到了实装(或者改名),事实证明也并非都是噱头。但我觉得目前很大的一个问题是,有哪些功能是可以完全离线的,有哪些是使用了云端模型,有哪些虽然使用了端侧模型但需要联网。由于国内的审核政策限制,恐怕第三种方式会比想象中多。

曾经一台小米手机上有三个不同的语音转录方式:小爱字幕、小米闻声和录音机转录,除讯飞听见外,均使用离线转录。然而新系统上把小米闻声砍掉了,然后给录音机加上了实时转录功能。转录要联网,目前不知道是在线转录还是在线审核输出内容。至于转录效果如何,我使用手机录音机录了一段某湖南塑普课程的音频,分别使用录音机实时转录、录音机后期转录和 Belle-whisper-large-v3-punct 模型转录,结果如下:

  • 实时转录:当然这种机会很少,一八。年不到你去了对这个东西。我们一般都最多是来这个设计的数据库。所谓设计一个数据库就完了,就是你需要把这个。自己股价。就是您的表结了个价那么这个表表结构价我这个东西大概随时带了一个例子……
  • 后期转录:当然这种机会很少。一八年不到,你去了这个东西。我们一般都最多时间就设计一个数据库。所谓设计一个数据库就完了,就是你需要把这个。自己股价。就是您的表结了的价,那么这个表结的价,我这个东西大概可随时带入一个例子……
  • Belle 模型转录:当然,这种机会很少,你把它引发到你去来建立的东西。我们应该做最多是来设计一个数据库,所谓设计一个数据库做完了。就是你需要把这个数据谱给建好,就是你的表结构的建好。那么这个表结的建好,我这个可随时带了一个例子……
  • 人工转录:当然这种机会很少,你一般你不需要建这个东西。我们一般一般最多做的事情就是设计一个数据库。所谓设计一个数据库,说白了就是你需要把这个数据库给建好,就是你把表结构给建好。那么这个表的结构建好,我这个东西大可随时带着一个例子……

嗯都挺图一乐的,哪怕是拉来参评的 1.55B 规模的大模型也不是很完美,毕竟这玩意要吃好几 GB 显存呢。但很惊喜的是小米转录可以识别如 MySQL 的一些特殊读音(即 my-sequel)。

相册的 AI 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充,在本地的魔法消除基础上,增加了画质修复、扩图和更强的修复等功能。但这些新功能中也有许多用的是云端模型,而显然在云端跑模型是要花厂商的钱的。在 HyperOS 2 根本没大规模推送的现在就因“使用人数过多”而限流,之后的体验将会如何也可想而知了。新系统还使用了基于图片内容的图片搜索,包括类似 CLIPS 的语义识别、人脸识别和 OCR 文字提取等。所有功能均可在本地完成,即使不开小米云服务也可使用,精度也勉强可以,起码中文语义搜索是强于许多开源 CLIPS 模型的。

相比领先的友商,系统的主动建议仍然是落后的;它甚至算 AI 都有些勉强,但这里还是按照营销词汇来划分。在 iOS 数年前就支持按照日程位置路程提前提醒的情况下,小米到现在还仅支持手动设置时间;行程助手不出意外也是 Hyper OS 1 的东西,举例来说,有多段换乘行程的时候也并不能自动识别。

其他的比如什么 AI 生成动态壁纸什么的,评价为十分鸡肋,虽然某种程度上也算是一种自定义超级壁纸?而且也需要调用在线模型。

影像

仍然需要注明的是,小米提供了两种色彩风格选择,徕卡经典和徕卡生动。前者虽然不像初代联名的小米 12S 一样风格浓郁,拍摄食物效果也不再灾难,但相比后者,仍然具有较高的对比度和较低的饱和度。作为在相机里直接给开关的先驱,这方面还是可以信任的。

下文中的相机对照组为索尼 ZV-E10,镜头腾龙 17-70mm F2.8 和索尼 55-210mm F4.5-6.3。相机样张经过 ARW 格式后处理。争论手机和相机的效果好坏当然是不公平的,这里放相机的效果只是为了让读者明白,这台手机能做到多少。

如果真的要从出片的角度来说,小米 15 仍然是主摄战士,其他焦段主打一个能看就行。在大部分场景下,主摄是能够让人满意的;但在小部分场景中嘛……请看样片。

主摄样张1,无裁切,1/313s,ISO 50
主摄样张 1,1/313s,ISO 50

主摄样张1(相机对照组),17mm,f/5,1/100s,ISO 100
主摄样张 1(相机对照组),17mm,f/5,1/100s,ISO 100

小米还是发挥了它的优良传统,对各种植物的处理欠妥,顶部的树叶糊成一坨,观感极差。地面的细节尚可,只要不太追求数毛,我认为是够用的,毕竟需要细节的时候不会用主摄焦段不是吗。

主摄样张2,无裁切,1/1000s,ISO 50
主摄样张 2,1/1000s,ISO 50

主摄样张2(相机对照组),17mm,f/5.6,1/400s,ISO 100
主摄样张 2(相机对照组),17mm,f/5.6,1/400s,ISO 100

这组样张,手机的曝光有些过度,远处的校舍发白,反而把近处的短处(没错,又是树叶)给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两张样片使用的都是徕卡经典风格,或许在这种场景下换成徕卡生动会更讨喜。个人感觉理解用户的意图可能比留开关更加好,但现在来看并不能理解准确。

超广角依然不支持自动对焦,四舍五入只需要负责广就行了。

长焦主打一个功能性,即拍到为主,不太能追求画质。特别是光线不太好的条件下,基本相当于没法成片。

暗光长焦样张
暗光长焦样张,1/17s,ISO 6400

光线充足的情况下,这颗长焦也并不能当作望远镜使用。

长焦望远样张,13.3 倍(等效 306mm),1/714s,ISO 50
长焦望远样张,13.3 倍(等效 306mm),1/714s,ISO 50

长焦望远样张(相机对照组),210mm,f/6.3,1/400s,ISO 125
长焦望远样张(相机对照组),210mm,f/6.3,1/500s,ISO 100

这个机型也配备了长焦大模型增强功能。由于端侧大模型参数量限制,在较简单的场景下可能确实能提高锐度和纯净度,但在复杂场景下几乎是必定会出问题。左侧体育馆墙壁上的砖缝已经算是简单场景的代表了,但经过一通瞎算,仍然失去了大部分纹理。再比如远处道路上的车扭曲变形不说,艾滋病红丝带已经变成小红人扣篮了。

这个长焦的微距,光线略暗一点就比较废,虽然具有 10cm 的最近对焦距离,但与前几代的专用长焦微距相比完全不可同日而语。这颗 JN5 长焦在小米 15 上仍需 9cm 的最近对焦距离,这导致其并不能离得够近大力出奇迹,就像小米 12S 一样。所以你网上看到的长焦效果都是光线充足的情况下拍出来的。备注:小米 15 拍摄的微距样张均经专业模式手动峰值对焦。

室内微距样张
室内长焦微距样张,1/105s,ISO 1250

室内微距对比
室内长焦微距对比。左:小米 15(经裁切),1/17s,ISO 5000;右:小米 12S,1/20s,ISO 1673

前摄有了低功耗注视感知特性,所以可以做一些自动 AOD 和用眼健康检测之类的功能。但是这个功能并不是很好用,因为前置的视角并不大,导致比如手机平放在桌子上,瞟一眼 AOD 就不会亮;采样间隔也太高,经常要等好久才能检测到。

视频方面也算是常规升级吧,后置三摄均支持 4K 60FPS 杜比视界,均支持至少 720p 原生 480FPS 慢动作。在后续更新中已经支持了 4K 60FPS 杜比视界录制过程中切换镜头,个人认为还是比较丝滑的。

另外,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在 Adobe Camera Raw 10 月更新中,已经添加了对小米 15/Pro 的支持。

显示

屏幕素质并没有一些媒体所言那么差,也可能是这两年国产屏人均提升太大了吧。

可视角度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亮度的损失上,而偏色显得不是那么严重。这次的自动亮度出乎意料地激进,很亮,这更容易让人感觉更通透,也体现了厂商对于功耗的极度自信(也可能是首发促销伎俩)。发色看起来也更冷,某些媒体说是因为什么 CIE 2015 白点值不同造成的。

这代上了一个似曾相识的新功能:全屏 AOD。说白了,就是全屏幕都有内容显示,而非传统息屏显示,仅有时间、通知图标等内容点亮,其他全黑。那有人会问了,不是说 LCD 屏幕不能做 AOD 的原因,就是全屏点亮很耗电吗?还是先来看看友商是怎么做全屏 AOD 的吧:微软 Windows 10 Mobile 的 全屏 Glance Screen,似乎只有一部分像素点是亮的,刚好够显示出图案,其余不点亮;而苹果则利用了 LTPO 的特性,把刷新率降到 1Hz,尽量降低息屏时的功耗。这两种路子,都是现有 LCD 屏幕依然做不来的。

全屏 AOD 的效果
全屏 AOD 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壁纸是自己拍的。

目前看来,小米选的路应该主要是后者,息屏时刷新率降到 1Hz(其他场景刷新率升降也非常激进),但全屏点亮。再加上默认“智能点亮”模式较低的注视传感灵敏度,实际息屏时平均点亮的像素数可能不升反降了。但不得不提,小米现在的全屏 AOD 不支持息屏光效和通知图标,可以显示完整通知但画面完全静止,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新鲜劲儿一过就关了。

通信

相比于本就令我满意的小米 12S,小米 15 的信号表现确实有较大的提升。

WiFi 信号确实有一定的提升,在同一位置下,大部分时候握手速率都高于小米 12S,强度高 3dBm 左右。

移动网络频段出乎意料地多,一改小米非顶级旗舰大肆阉割频段的传统。不过我可见的未来又不会去北美 (除非中了什么顶会),所以对我没啥用。但是移动网络的信号确实有不小的提升,在楼内相同的位置下,甚至可以达到 8dBm 的差距;而在另一座楼地下 1 层,小米 12S 挣扎着找信号的时候,小米 15 已经能跑到下行 40 Mbps 了。

电池

老实说我觉得 4500mAh 其实挺足够的。平常每天也不会看太久手机,或者充电不是很困难,出去逛一晚上也正好够用,如果出门更久的话,4500 也好,5500 也罢,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然而小米 15 把电池加到了 5400mAh,迈上了 20Wh 的大台阶,一个三年前没人敢想的数字。

续航像是借鉴了苹果的做法,堆大电池不是因为要加续航了,而是因为要加性能释放了,起码首发系统的功耗就不见得比 12S 更低,估测使用时间虽有提升,但与电池容量提升幅度并不成正比。夜间耗电问题基本没什么改观,一晚上仍要用掉 7% 左右。更新:升级到 2.0.16.0 之后,耗电有一定的改善,功耗下得去了。

与传闻不完全相同的是,它这样的新机型所搭载的 50W 无线充,并不会遇到老充电器就只能以 30W 充电,起码使用 80W 风帆无线充的时候,屏幕上显示的是 50W。功率还是非常保守,发热解决不了,温度上限差不多在 41 度,充电功率大概在 15 到 20 瓦,策略很简单,除非刚充上,没过热就 20W,过热就 15W。

有线充电基本是钟文泽型够用。联想 C135 充电器(100W PD/PPS)最高功率仅为 25W 但还算能坚挺,也就勉强能维持 1 分钟充 2% 的速度。室温 25 度下,使用自带 90W 充电器(MDY-14-EC,用料不是很结实的样子)和充电线,开启快充加速模式,前一两分钟能维持在 60W 上下1,充满 50 分钟出头;若不开启快充加速功能,充满时间并没有太大差距,只不过低电量下快速补能更有效率些。也可参考 一些博主的测评

有线充电速度示意
有线充电速度示意

或许会有人说,我就喜欢室温 15 度,上面这个结果不合适,那么下面是室温 15 度下的充电速度。左侧是小米 15,13% 到 99%;右侧是两年半用了近 2000 个循环的小米 12S,1% 到完全充满,仅供参考。两者都使用小米 15 自带的 90W 充电套装,小米 15 开启快充加速。新机这个表现起码是令我不满意的。

15 度下有线充电速度对比
15 度下有线充电速度对比

其他外围配置

作为一个标准版来说,外围配置是完全合格的;而作为一个 4500 元起售的机型,又是理所应当。

虽然和许多小尺寸机型一样配备了小尺寸 0809 马达,但振感更加清脆有力。然而小米自作孽把自然震感砍得七零八落,解锁哒一下,按下快捷开关哒一下,长按桌面图标和交换位置是一样的哒一下,侧滑返回不管长按还是短按都是哒一下,清后台哒哒哒三下,原来丰富多彩的触感效果,现在只剩下系统设置里的一个 demo,就连那个区分度也不及小米 12S,合着自然触感连全尸都没有。很难说是不是与吵着不要嗡嗡嗡的神秘群体有关。

随着超声波指纹而来的,是识别区终于回到了该在的位置。与小米 5S 的残废超声波指纹形成鲜明对比,这次的超声波屏下指纹解锁明显更快、识别率也高,的确是碰一下就解锁;但系统缺少提示,也没有了光学指纹的白光,导致很难准确按到传感器上。不过终归还是个适应的问题,自适应一下就行了。

NFC 稳定发挥,线圈的位置也阳间。还添加了一个令人兴奋的新功能:防止靠近手机误触发选卡界面。这似乎意味着理论上是可以做根据刷卡机选卡的,至于为什么没做就不知道了。

本来还担心麦克风移到背面会不会影响正面朝上的录音效果,后来发现没有,因为这次破天荒给了四个麦克风——底部两个,背面一个,前面还有一个和听筒放在一起。有点好奇最后一个如何做降噪。

扬声器能响,非常干瘪,还不对称。响度没问题,音量大时下部机身略有震手。

有气压计,有红外。

结语

常有人提起性价比桎梏,我觉得小米终归还是很难逃离的,存储和 SoC 一轮涨价之后价格也终于绷不住了,价格波动受影响还是不小。但对标 iPhone 终于不完全是说说而已,抛开不自量力对标 iPhone Pro 的操作,小米近些年对数字系列的下的功夫也慢慢有了回报,在 4000 档位也算有了立足之地。今年高通不翻车,已足够使其守成;而系统的优化,也算是亡羊补牢。至于市场的会给出怎样的答案,我相信是乐观的。

体验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参数堆砌,面对友商横比也不再是个个参数碾压,但这也代表失去了许多大家所熟知的的量化标准。如果旧有的量化标准不能适应,是该探索新的标准,还是直接放弃量化,学苹果每款都是史上最强呢?


  1. 软件测量,仅供参考。 ↩︎

许可证:CC BY-SA 4.0
最后更新于 2024 年 12 月 23 日 2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