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民模拟器、堵车模拟器、比较温和的 P 社战犯模拟器游戏系列《城市:天际线》在打磨了七年 DLC 后,终于有了它的第二部作品。但相比 2015 年发售时仅需 88 人民币1的价格,预售 218 人民币、发售后甚至涨到 248 元的价格属实有点差异过大了。诚然,就本体来说,天际线 2 在 AI、经济、建筑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单单作为本体来讲,个人觉得不值得一部《战神》的价格(50 USD)。
阅前注意:作者使用低配电脑(Ryzen 7 4800H、32GB、GTX 1650)游玩,并使用破解版游戏,体验仅供参考;体验仅限 2023 年 11 月版本,无 DLC,未提及时版本为 1.0.12F1,不代表后期体验。
先夸一夸吧。大量机制都沿袭了前作的逻辑,仍然很让人上瘾。车道线分流,很好,一条路终于可以优雅地分成好几条了。铺电线和水管也简单了好多,终于跟着路走而不是需要自己铺了,甚至能进口,懒人福音。建筑物扩展也挺有意思,有点儿《模拟城市 5》的感觉了。地形编辑工具也没那么多破事儿了,地面一抹就平,虽然相比前作没那么“真实”了,但真的能极大程度提高游玩体验。这些都是让人很难回到前作的提升。
相比前作,天际线 2 的车辆很少凭空消失了,NPC 再也不会从裤裆里凭空掏出一辆车。这个地方或许是路边,或许是自己建的停车场,也或许是……堵在路上。前作在彻底堵死的路段部分车辆会消失,而在 2 中则几乎绝迹。但十分抽象的是,有轨电车似乎很喜欢玩消失,眼睁睁看到它们离站台只剩一个路口,啪,消失了。于是站台等车的几千人(是的,几千人)就只能干等着。
车辆的行为也有点儿抽象,路口有了左转专用道,但没有左转单独红绿灯;即使有右转专用道,右转车也要等红绿灯;路口从来没有实线,导致许多车不到拐弯不变道。
官方自豪地宣称,当原来的路线堵车时,车辆会选择其他路线了。这倒是确实,于是大家都不走大路了,在就嗯在小路里转 ,堪称高德地图植入广告了 。禁止左转的地方偏左转,公交车道非要开进去,高速上偶尔还会出现不知道哪来的一辆车创飞数辆车,把整条路都堵了,警车都过不来。确实是生机勃勃的城市呢,可惜没有交警不能罚款,不然我估计连税都不用收了,不过貌似市民也没有驾照这回事。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行人上,路口没有人行道的地方就嗯横穿,车还不得不让。说到人行道啊,这一代的天桥就是更抽象的东西了。托坡道的福,天桥要占用的空间比路口本身大上数倍,几乎不具备实用性,即使降低到允许最低的高度 6.25m 也是如此。下面是我修的唯一一个人行天桥,自从我发现它占空间大还没人走之后,我就再也没修过了。顺便说一下,与某些人设想的不同,行人的行为似乎跟教育水平没啥关系。
公共交通建筑也还是有缺憾,地铁站天生不带多线换乘,只能在远处再修一个站,然后让线路强行下穿(不搞站内换乘,太有伦敦味儿了)。
可能有些人会争论,前作的车辆行为也很抽象,凭空消失更多,地铁站也没有换乘,balabala。但前作开箱支持 mod,而二代……还没有。车辆凭空消失问题,车道通行规则问题,TMPE 能解决;地铁站换乘问题,有各种资产 mod;天桥问题,可以移除“坡度过陡”提示;甚至地图过小,还可以解锁 81 格地图,建几个卫星城都行(我做到过 100 万人)。我在前作的创意工坊里订阅了 80 个 mod;二代的 mod 系统,则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出现。
教育和工业/办公区也是相对于一代改变不小的部分。我实在是搞不懂为什么小学的需求会那么大,一个 30 万人的城市里竟然有 8 万人要上小学,而只有数千人要上中学。每建一所小学,1500 人的容量都会在两小时内被占满。综合性大学供不应求,但建了大学却没人上,难道游戏里的大学也分双一流和四非?
单单是满足小学的需求外加几个研究设施,教育花费就已经跃升到了第一名,把建筑铲一大半建小学自然也不现实。再加上工业和办公需求被分开了,前作中把所有人都赶进办公区的减少污染取巧办法也就不管用了。
至于多受诟病的性能问题反而并没有很严重,符合我对我电脑性能的期望,也可能是因为 CO 为玩家打了预防针。最低画质,满屏狗牙,主菜单还有 70 多帧,游戏内 CPU 能够几乎全部占满,在设置性能不足时“CPU 优先用于模拟”(是的,提供了这个选择,很好)的情况下,4800H 在大约 20 万人的时候差不多能维持 3 倍模拟速度。对于 30 万人的城市,一般能维持在 10-15 帧,目测最高模拟速度仅为 1~1.5 倍;而在人流量巨大的地铁站旁边的路口,会降到 3 帧以内,所幸拉远点就好了。
《城市:天际线 2》现阶段确实令人着迷,也是我后期很大概率会补票的游戏。我相信 CO 会持续不断地优化它 (也会持续不断推出坑钱 DLC) ,但以现在的质量,我可能暂时不会买,也不会再玩很多了。